«上一篇/Previous Article
|
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
下一篇/Next Article»
[1]钟达财,徐加泉,罗雪婷,等.运动性疲劳生化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3):269-274.
点击复制
运动性疲劳生化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000-9035
/CN:
22-1262/O4
]
卷:
38卷
期数:
2019年03期
页码:
269-274
栏目:
OA栏目
出版日期:
2019-09-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钟达财
1
;
徐加泉
1
;
罗雪婷
2
;
柯牡芳
3
;
朱腾高
1
;
李风雷
2
(1.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2.东华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3.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2)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
生化监测
;
呼出气体
;
直接质谱分析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变化过程。随着现代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负荷越来越大,适度的运动性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过度疲劳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还会造成各种运动损伤,甚至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准确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界定其疲劳程度,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避免因过度疲劳引起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唾液、血液、尿液、汗液、呼出气体等生物样品种类出发,对目前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探讨了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钟达财,徐加泉,罗雪婷,等.
运动性疲劳生化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269.
常用功能
导航/Navigate
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下一篇/Next Article
上一篇/Previous Article
工具/Tools
引用本文的文章/References
立即打印本文/Print Now
导出
统计/Statistics
摘要浏览/Viewed
891
评论/Comments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9-30